学历文凭与伦理道德哪一个更重要?
◎文 赵荔
年近六旬的老父母从湖南老家到深圳来为做公务员的儿子带孩子,却遭到儿子的辱骂与殴打,甚至被赶出家门。据了解这位将父亲赶出家门的公务员姓廖,是深圳市某财政局的职员,曾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,后被保送北京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(南方日报)。
就是这样一个被保送的“高材生”,竟然做出了道德沦丧的事情,我们不禁反思,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,在普遍追求高学历的今天,道德,已经不需要了吗?
从科举制度到高考,从八股文到全面的科学知识,我们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,应该说这种改革是积极的,也是很有成效的,我们造出了原子弹,我们的航天器飞上了太空,这些都是教育改革的功劳。但是,不容忽视的是,在得到的同时,孩子们在另一些方面却失去了。
百善孝为先。以前孩子们上学,在不明其义的年龄就先要摇头晃脑地背诵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……”这些传递道德礼教的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孝经》在孩子成年后,却能“温故而知新”,其所散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能伴随孩子的一生。现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面已经找不到这些内容了,我们更多地用“董存瑞”“黄继光”的英雄故事来代替,当然,也有如冰心的《再寄小读者》,朱自清的《背影》这样优秀的作品。但是,在这个视考试成绩如唯一目标的年代,有几个老师让孩子去真正的体会课文中的意境和思想?课外作业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生字抄写若干遍,完成几篇测试题。考试成绩好了,老师表扬、家长褒奖,成绩不好了,则会被群起而攻之。成绩,真的那么重要吗?竟然值得我们用失去道德来换取?
谈到学历与道德的关系,我想到了我曾经办理过案件的一个当事人,北京知名高校的博士生,却因为犯罪被关进了看守所,罪名是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,后来被判了五年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如果道德沦丧,其反过来危害社会,则会造成比常人更大的危害。这就好比老虎并不可怕,张牙舞爪、气势汹汹都在明处,而如果一个小人要想陷害你,却很难躲得过。老虎之于人与人之无德则完全相类似。如是道德的重要性则不言自明矣。
笔者认为,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、育人,二者不能偏废。从道德层面上讲,育人则比教书更重要。我们需要的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才,而不是道德沦丧的机器。如果偏离道德的教育而片面追求考试成绩,追求学历,那只能培养出冷血的机器,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满了这种冷血的机器,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,我想,不用《2012》里面所说的太阳发威,人类自己就毁灭自己了。
所幸的是,我看到我们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今年暑假,儿子回家交代了几项暑期作业,其中有两项让我耳目一新,一项是为父母洗一次脚,一项是到孤寡老人家里献爱心。这说明道德的教育正在日益被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起来,但愿这些措施不只是流于形式,而能够被真正的贯彻下去。我想我们教育改革的列车能在急驰的同时停下来多做做反思,我们的教育就还有希望。■(作者赵荔,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)